机关党支部2022年12月正面新风材料:
不经厨子手,难得五味香
——记抗疫过程中默默坚守的后厨人
民间谚语有云“民以食为天”;军中也有名言“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”。疫情就是“战争”岗位就是“战场”,公司餐厅就是公司员工的“能量加油站”。美食安人胃,菜肴暖人心,不管在哪里,“吃”永远是生产生活、谋战制胜的要务之一。
2022年连续的几波疫情,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让大家无数次的担心:担心家人被感染、担心抢不上菜、担心买不上药、担心工作没完成、担心房贷车贷还不上……可我们从来不曾因为疫情期间上班没法吃饭而担心过。
自公司提供职工餐以来,李爱民、李明玲两个人在后厨搭档至今有11个年头了,今年6月份公司的职工餐厅与隆光医院餐厅合并后,随着就餐人数的增加,工作环境的调整,服务对象的多样等变化,在增加了工作量的同时无疑也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,但他们对公司的忠诚、对工作的负责用心始终不变。当面对一些重要或特殊工作的安排和叮嘱后,听到最多也最踏实的话就是“你放心,这点事我们还是能办好的”。
一、思想上积极,行动上主动
疫情当下,眼看着自己的队友们被隔离或被感染,为了确保自己的出行安全,不影响大家每天的餐食,李爱民和李明玲分别选择住在员工宿舍。随着愈演愈烈的疫情形势和复杂不确定的管控措施,大家每天走进餐厅,在确保能享受可口饭菜的同时,两位师傅在场就能给大家增加一份踏实和心安,这两位老员工的实际表现得到大家的认可。
最艰难的时候,后厨只剩李爱民带着一个帮厨为100多人做饭,一干就是小半个月。高强度的体力劳动,满负荷的运转,期间因为疫情影响,晚上有加餐的情况,有入住长者每天下午3点和5点的独立餐食准备。一天的劳作下来,晚上有时都顾不上更换工作服,躺床上就能睡着。可他们一点抱怨都没有,主动加班加点,尽全力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。
为了保障大家的餐食准时准点,他们自己的“生物钟”早已固定在了上班时间。早晨6点30以前到岗,简单洗漱后,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,后厨团队配合默契,洗、切、配、炒、装盒、备料,一站就是几个小时……身着厨师服,头戴厨师帽,是大家常看到他们的工作装,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,在厨房这个主阵地,带着面点师傅,用手中的锅碗瓢盆精心烹饪着美味可口的饭菜,滋养着每一位伙伴,让大家以健康的体魄、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及疫情阻击战中。
二、立足岗位,务实创新
全力确保餐食正常有序、保质保量保供应是李爱民、李明玲对自己的要求。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,做好一顿百余人的餐食需要从早晨一直忙到中午。换位思考,我们平时在家做一顿三口之家的饭菜,刷锅洗碗还会分给另一半来分担,即便这样偶尔也会喊苦叫累,被油烟熏的不想吃饭,更不必提他们十年如一日的坚持需要多少的隐忍。就餐人数越来越多,饭菜咸了、淡了、辣了,调料用的不合口味时,大家总会调侃:“今天是不是李大厨心情又不好了”,然而这样的调侃之余更多的是理解和包容。
我们常说凡事只要做到双向奔赴,就会达到美美与共的效果。
面点、菜品,他俩总会想着去创新,尽量给大家带来新花样,因为他们知道后勤的餐食保障也是公司对员工人文关怀的体现,增强员工的幸福感更是公司一贯的要求。
2020年初,刚开始让李明玲给大家创新面点时,她是一百个拒绝说自己不行,还自诩自己就是一个打杂的帮厨,谦虚之余内心还是想着如何创新、改进。随之而来就有了备受员工和外界就餐人员强烈欢迎和一致好评的“隆光小饼”、各种馅料搭配的美味包子、韭菜盒子等。如果你早晨去晚了,很可能就会错过这些美食。
公司内部招待用餐,不论是在工作日还是休息日,这对完美搭档都能不出纰漏的做好每一盘菜。色香味俱全那是最基本的保障,在花样造型上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颠勺大厨背后的细腻。在配菜的摆盘上,他有时会亲自去小区的花坛里采摘他心目中的那朵花。小黄花、喇叭花、鸡冠花、月季花都上过他的餐桌,这样美好的画面,不仅让我们联想到一盘美味的菜肴呈现在眼前的样子。为此,他们赢得了众多就餐人员的点赞和好评。即便工作日的晚上因为准备接待用餐很晚才下班,第二天清晨的早餐依然会保质保量的供应。
自11月份以来,金萃康养中心入住了几位体弱的长者,对餐食的要求比较高,作为一位从业30余年的资深厨师,李爱明又重新拿起了食谱认真的学习。同事和他开玩笑说“哟,你现在不端酒杯开始捧书啦”李爱明憨憨的一笑说:“人老了难活,都不容易,我就想咋能让吃的舒心”。从食材挑选到烹饪加工,都倾注了李爱民很多的心血,每一道工序的精益求精,每天翻新饭菜花样,并对配餐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,保证长者的餐食营养均衡。
三、坚守,不光在年轮上体现,危难时刻更显担当
许多人对油烟笼罩的厨房望而却步,尤其在夏季,餐饮工作者在闷热的厨房里与炉火为伴。饭做好了,他们也被油烟熏饱了。李爱民、李明玲的后厨生涯与大多数同行不同,他们始终坚持深耕在同一个地方。“稳”是他们目前的状态,就像做菜一样,厨师稳定,菜品稳定,吃的人内心才会稳定。这一“稳”,就在隆光待了11个年头。特别是疫情3年来,这份坚守对于很多后厨人员来说都难以做到,也就更显得难能可贵。
尺有所短寸有所长,人也一样有优点有缺点。李爱民李明玲坚守厨房主阵地,虽不在一线冲锋陷阵,但他们在厨房为大家提供餐食保障,在平凡的岗位上,有着不平凡的坚守。在后勤保障工作最前线的他们,没有过多的豪言壮语,只是脚踏实地,立足当下,通过默默付出来诠释自己的责任与担当,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。作为“幕后英雄”主动担责、默默奉献,将小我融入大我,用平凡铸就伟大。他们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“疫”中最美的“大厨”。
|